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事蹟摘要

姓名

出生年月日

出生地(或落腳地)

備註

吳派創始掌門人

吳天時

民前10年6月2日

飛沙

民國80年12月26日歿

蔡派創始宗師

蔡誅

民國4年3月21日

萡子寮

民國66年8月9日歿

創建養氣園雅士

蔡文忠

民前15年1月25日

溪底

民國62年6月2日歿

一代詩人

林友笛

民前19年5月17日

朴子(落腳湖西)

民國73年11月28日歿

參天宮學堂創辦人

吳豆

民前12年10月18日

湖西

民國62年5月7日歿

太祖武德堂祖師

周泉

民前25年9月17日

六腳崩山(落腳保長湖)

民國67年9月16日歿

順武堂傳人

蘇磨

民國1年4月5日

廣溝厝

民國79年12月6日歿

吳天時  吳天時是四湖鄉傳奇 人物,曾經營三百五十甲農場,獨捐飛沙國小整個校地2.3甲;縣立北港中學籌建時,總經費二億元,他 獨捐了一億元;鄉里缺乏公墓地,他也捐地約一甲作為三姓寮公墓。他在地方政治頗有影響力,是四湖 鄉吳派創始掌門人,除本人連任兩屆縣議員之外,他所輔選的縣長、省議員、立委、縣議員等,幾乎都 能當選。侄兒吳修量曾任鄉長、國大代表;兒子吳修榮曾任國大代表、吳修和任鄉長、吳道德任農會總 幹事、吳修團任台灣留歐同鄉會會長等。

  吳天時,四湖鄉飛沙村人,1901年(民前十年)六月二日生,1991年(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二十 六日逝世,享年90歲。幼時家境清苦,父親吳歪瓜,耕作近甲沙地,尚不足糊口,乃遠赴嘉義挑炭賺取 工資貼補家用。

  吳天時12歲入小學,因當時四湖鄉尚無公學校,他遠到台西公學校就讀,每天必須涉水通過舊虎 尾溪,十分辛苦。伯公很疼愛他,就學期間,每天早上伯公就護送並背他過溪,然後才讓他自行走到學 校;下午伯公又到對岸背他過溪回家。十八歲畢業,為協助家計,從事請付(包商)工作,自兼苦役。

  他自少頭角崢嶸,十八歲就擔任飛沙保正(村長,含飛沙、飛東),27歲時任飛沙保甲聯合會長 ,兼四湖庄協議會長。光復後任雲林縣第二、三屆縣議員,並任嘉南農田水利會代表、四湖鄉農會常務 理事(今理事長)。

  吳天時因精通日語,方便在糖業株式會社承包許多工程,因而家業蒸蒸日上。據其子吳道德(曾 任農會總幹事)說,父親曾在一次購地五十甲,不久適日人興建龍岩糖廠,需這塊土地,他轉讓之後, 賺得約一倍的利潤,這些資金又購得約一百甲土地。

  吳天時家業漸具規模後,經營「天時農場」,自有農地一百五十甲,另向日本政府申請承租國有 原野地二百甲,成為雲嘉南平原最大地主之一。在農場內,他興設灌溉、排水設施,化沙丘為良田,增 加佃農收入,改善佃農生活。

  吳天時一生的傳奇故事,除了白手起家,成為一個擁有三百五十甲土地的大地主,並因娶了王氏 、李氏、黃氏、姚氏四房妻子,育有八子七女,家庭仍能一團和樂;因富而能施,重視教育事業、慈善 事業,而獲得很高評價。因處事多能得心應手,被譽為「化水會結凍」,因而有「飛沙皇帝」雅號。

  1921年(大正十年,民國十年)四月,飛沙公學校在頂飛沙成立,設置三班。當時只有二十歲已 任保正的吳天時,有感於少年時代長途拔涉前往台西公學校就讀的辛苦,而與胞弟吳衍派商量,決定捐 出村莊內位於飛沙村大同路26號面積2.3甲私有土地,作為學校用地,1922年(民國11年) 7月飛沙公學 校就遷入就讀,即為今日的飛沙國小。地方人士感念他捐地興學,而請他擔任飛沙國小家長會長長達六 十餘年之久。

  台灣光復後,縣立北港中學成立,因當時政府財政拮据,規劃由地方籌措時幣二億元,吳天時即 獨捐一億元。在慈善事業方面,光復前,飛沙、三姓寮附近缺乏公墓地,他乃捐地約一甲作為三姓寮公 墓用地;二次大戰盟軍空襲,民生物資缺乏,他因而購入十萬台斤蕃薯簽,倉庫門天天打開,任由村民 自由取用;每逢年節時,必有約五十名乞丐或流浪漢到吳家用餐。

  吳天時對於兩種人最尊敬,一為教師,一為警察。二二八事件時,一位外省籍北港區警察所所長 躲到吳家尋求保護,吳天時講求道義,雇用三條崙漁夫,將這位外省籍警察朋友送往澎湖避難。這件事 被人檢舉吳天時有加害外省人情事,而被捕送到嘉義憲兵隊關了十五天。後來,因這位所長返回台灣作 證,說明其實是受到吳天時的保護,而不是加害,才獲得釋放。

  吳天時的兒子除大部分從政、從商之外,四子吳告祖留學美國獲數理碩士,在美國D O W化學公 司任職二十年,退休後經營汽車旅館及房地產,事業頗有成就;六子吳修團,留學德國,在海德堡大學 攻讀法學博士,留學期間膺選台灣留德同鄉會會長及台灣留歐同鄉會會長,很受留學生和僑胞的擁戴, 旗下成員都是國人的菁英,被親友譽為最有乃父氣度。

  據悉,當時內政部長林金生(曾任雲林縣長)訪問歐洲時,曾有台獨人士計畫挾持林部長,是吳 修團說此人為父親好友,不得侵犯,計畫才被取消。林金生也知道此事,後來巡視四湖鄉時,曾為此事 親自帶禮物來向吳天時表示感謝。但是,天妒英才,吳修團修完所有學程,即將獲得博士學位時,鼻咽 癌英年早逝。

  吳天時的三百五十甲「天時農場」,於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保留八十甲,然而因長年參加政治 活動及栽培兒孫讀書,先後賣掉約五十甲,餘三十甲,與乃弟吳衍派各分得約十五甲。

  民進黨今天在雲林縣的蓬勃發展,已令各方刮目相看,本屆總統大選,國民黨原預定在雲林縣贏五萬票,結果卻倒輸八萬票,民進黨在雲林縣的大勝,成為陳水扁反敗為勝的關鍵。許多民進黨人士都感念如果沒有當年「黨外人士」蔡誅,一生鍥而不捨奮鬥,為黨外路線打好基礎,民進黨絕沒有今日的發展。tsu

  蔡誅,四湖鄉萡子村人,1915年(民國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生,卒於1977年(民國66年)八月九日,享年63歲。蔡誅於八歲(1922年)時入飛沙公學校,當時該校剛成立,就學期間每天必須步行萡子寮至飛沙鄉間小路往回約十二公里,相當辛苦。

  十四歲(1928年)公學校畢業後,蔡誅胸懷大志,有意負笈東瀛,當時其父蔡係與叔父蔡鵠兄弟尚未分家,蔡係不同意兒子赴日讀書,但是蔡鵠則認為這個侄兒天資聰穎,他日必有成就,於是暗中供給旅費和學費,由年紀尚小的蔡誅隻身到基隆,搭船前往日本求學,蔡鵠後來並按期寄錢給蔡誅。

  蔡誅到日本,先就讀立命館中學初中部及高中部,二十歲(1934年)入東京農業大學,至二十四歲(1938年)大學畢業返回台灣,成為四湖鄉第一個大學畢業生。

  蔡誅學成返台之後,先在台南州廳擔任技手(相當今技佐)。當時州廳設於台南縣佳里鎮,因而有機會結識佳里名門閨秀黃玉霓小姐,黃氏台南第二高女(今國立台南女中)畢業,黃父則畢業於台北國語學校(相當於師範),為書香世家,不久,兩人就結婚。

  蔡誅在台南州廳任職約七年,至台灣光復後,1946年(民國35年) 1月12日台南州改為台南縣,因縣行政區域大,在縣與鄉鎮之間設區署,蔡誅於是返回北港區署擔任建設課長。

  1950年(民國39年)8月,台南縣行政區域重新劃分為台南、嘉義、雲林三縣,區署裁撤,區署人員移撥入縣政府。蔡誅生涯規劃,決定結束公務員生活,改任可伸張正義的民意代表,並發展個人事業,因而創辦「成功湖水產養殖公司」,從此親自經營30餘年。

  蔡誅辭去公務員職務後,於1951年(民國40)年1月28日以黨外人士身分參選雲林縣第一屆縣議員,以高學歷參政,並敢於批評時政,獲高票當選。從此在四湖鄉匯集一股「黨外」勢力,這股勢力因掌門人為蔡誅,因而稱「蔡派」;對立派是國民黨勢力,領導人吳天時,故稱「吳派」。

  蔡誅在縣議會耿直剛正,不畏權勢,獲得各方很高評價,連任一至七屆,期間自1951年(民國四十年)二月至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一月,長達廿一年沒有間斷,在議會與蘇東啟、蔡連德、薛萬四位黨外人士被合稱為「議會四大金剛」。

  蔡誅雖為黨外議員,但他的論政並非為反對而反對,因此歷屆縣議會正、副議長、議員同仁,對他都十分敬重,雖為黨外人士,但所提議案都能獲得通過,爭取建設也多能獲得支持。

  1960年(民國49年)他積極參與李萬居、雷震等人籌組「中國民主黨」,後來雷震因「自由中國」雜誌案被捕入獄,組黨案遂胎死腹中;同年他與蘇東啟等人在縣議會提案轉請總統特赦雷震,以伸張民權,獲大會通過,造成很大震撼。

  他對故鄉萡子寮最大的貢獻,是爭取萡子寮漁港的擴建,1969年(民國五十八年)成立萡子寮漁港籌備委員會,蔡誅出任主任委員。省漁業局於1971年(民國六十年)十月起正式興建試驗堤190公尺,完工後觀察一年,證明漂沙並不嚴重,因而1972年至1980年分期興建防波堤682公尺,並興建水深二公尺淺水碼頭1074公尺,水深三公尺深水碼頭217公尺,泊地4.7公頃,曳船道二處、魚市場、檢查哨等,可供五百艘漁船停泊,該港於他辭世前一年1976年10月正式啟用。後來又再投資數億元,興建各種設施,成為雲林縣最大漁港,可供對澎通航的客、貨輪停靠。

  李萬居於1957年(民國四十六年)四月起返鄉競選省議員。被稱為「民主先驅」的李萬居,雖有雄才大略,仍須通過民意檢驗,但他從小離開故鄉,因此蔡誅給予最大協助,每次返鄉競選,都以蔡誅位於北港鎮民主路住宅做為競選總部,並由蔡誅為他主持競選事務,所以,可以說有蔡誅才有李萬居。

  李萬居連任一屆至三屆省議員,於1966年(民國55年)4月逝世;1968年(民國57年) 4月第四屆省議員選舉,由李萬居和蔡誅的好友王吟貴接續競選獲當選;第五屆省議員於1972年(民國61年)12月選舉,蔡誅有意更上一層樓並延續李萬居的香火,而出馬競選,但選民同質性的王吟貴又獲國民黨提名,黨外的張賢東也出馬,蔡誅票源被瓜分而敗選。

  蔡誅除了擔任一至七屆縣議員,並出任嘉南農田水利會第二屆至第五屆水利代表,當時水利代表比縣議員更難選,通常每鄉鎮難得選上一席,只有他和黃蔴是連任多屆的代表,為農民爭取很多福利。

  蔡誅為人耿直,他在四湖鄉領導的「蔡派」,於威權時代一直走黨外路線,延續至今日民進黨系統;他與對立「吳派」的原始領導人吳天時,其實有很親密的親戚關係,乃因蔡誅所敬愛的叔父蔡鵠(曾暗助蔡誅負笈東瀛)之女兒,嫁給吳天時長子吳牪為妻。但為了政治路線的不同,而「大義滅親」,形同陌路,兩家都感無奈。

  蔡誅育有六個兒子,但沒有栽培任何一個繼承他的政治衣缽,也沒有引進任何兒子進入政府機構工作,難怪無欲則剛。

  蔡誅除了在雲林縣樹立民主鬥士形象,並與所有黨外人士如黃信介、郭雨新、姚嘉文、康寧祥、黃順興、余登發、張俊宏、林義雄等人,都有很密切的往來,遇有這些人士舉辦的政治活動或參與選舉,必全力相挺,或出錢出力或站台助講,因此他於1977年(民國66年)辭世時,除雲林縣重量級人物蘇東啟(當時已出獄)、林恒生、張賢東等,全省黨外菁英除已過世的李萬居、郭雨新、余登發之外,當時尚在世的黃信介、姚嘉文、康寧祥、黃順興、林義雄、張俊宏等,幾乎全部到場為蔡誅執紼,有如黨外人士大會師。

  蔡誅的辭世,四湖鄉支持者,更以最崇高的禮節恭送他「踏上歸程」,他的告別式設在北港鎮民主路,下葬地點口湖鄉下崙墓園,靈車行駛路線:北港─好收─四湖─施湖─羊調─飛沙─三姓─三條崙─廣溝─萡子寮─下崙,愛護他的民眾自四湖起至下崙,一路上均設有清香、四果香案致祭,表達大家對他的悼念。

  蔡文忠是日治時代四湖鄉的大地主之一,留給後代的深遠影響,是好學不倦,允文允武、注重生活品質,他在日治時代就學會北京話,學會武術、太極拳、氣功,晚年並建造了一座養氣園,供社區民眾一同享用。tswch

  蔡文忠,四湖鄉溪底村人,1896年(民前15年) 1月25日生,卒於1973年(民國62年)6月2日,享年77歲。幼年時,因四湖鄉還沒有設小學,10歲時遠到10公里外的北港鎮南陽公學校就讀,讀了四年,因交通不便,改讀函授中學四年,因此他的日文說、寫能力都很好。

  當時擔任溪底庄保正的蔡文忠父親蔡不,認為做為一個炎黃子孫,一定要有良好的漢文基礎,於是請來一位漢文老師章先生,前來教授蔡文忠讀漢文多年,因此蔡文忠不但能寫文章,也能作詩,言談或登台演講時,常能引述典籍文章或成語。

蔡文忠在二十歲以前就學會北京話,1929年(民國十八年)他前往中國東北旅遊,適發生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事件,情勢很緊張,為此留下深刻記憶。

  蔡文忠於20歲時(1917年)就接下父親的棒子,擔任溪底庄保正及四湖鄉協議會員,前後共達29年,一直到終戰時才不再擔任。

  在擔任保正及協議會員期間,因為他交遊廣闊,台南州廳也有他的人脈,1932年(昭和7年)四湖庄役場原設在三姓寮67番地,他運作四湖鄉協議會員及台南州廳人脈,而將庄役場遷建湖西村現址,對於四湖鄉東西均衡發展有深遠影響。1939年(昭和14年,民國28年)至終戰,蔡文忠先後擔任四湖庄產業組合長及農業會長(農會總幹事)。光復後,蔡文忠曾當選雲林縣議會第二屆縣議員。

  蔡文忠於日據時代,在四湖鄉是僅次於吳天時的大地主,他自有農田有十甲,再向糖業公司承租八十甲,向拓殖銀行(土銀)承租十甲,共為100甲,組成「究耕農場」。所謂「究耕」,是研究耕作法之意。據他的兒子蔡阿添說,父親的究耕農場是採集約耕作方法,也就是精緻法,例如他教導工人或佃農在田野間撒一泡尿,也要將尿撒在田裏,不浪費任何資源;又如種植甘蔗,須一年才能成熟採收,但種植時仍須留有成熟期的株距,這塊田地如在甘蔗幼小時沒有間作其他作物,即浪費土地資源,因此父親必在甘蔗幼苗期,間種四個月即可收成的甘薯或花生。另外也設法改善排水,以減少災害。這些土地於光復後,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蔡家僅保留自有耕地十公煩。

  蔡文忠除努力發展他的事業,也教導兒女晚輩,重視生活品質。要有生活品質,必須不斷讀書,吸取新知,鍛鍊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生活品質可言;除了學習永春拳之外,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更聘請高雄要塞司令部教官彭其僕,前來溪底村蔡家,教授家人太極拳和國語,前後達兩年。後來蔡文忠又介紹彭老師到北港糖廠,教授糖廠員工及社會人士太極拳和國語。

  蔡文忠後來又學習了「天罡氣功」,兒子蔡阿添迄今留有「先天法天罡氣功─門生蔡文忠敬題」的自刻木匾。

  蔡文忠重視家人的休閒品質,他在世時,每年春節一定舉行家庭同樂會,節目有拳術表演、歌唱、樂器演奏,以及各房為單位的話劇比賽,家庭成員每人都要上台表演,各房為了參加這項同樂會,平時就要勤加練習了。蔡文忠本身的飛腿、雙腿、單掌等武功表演,即讓兒孫門記憶深刻。蔡阿添說,父親的飛腿,曾揚到他的頭頂上,使他的頭皮受到擦傷。

  由於他有藝高膽大的武術,台灣光復時,他和地方人士在四湖中山東路十字路口豎立了一座歡迎祖國接收人員的歡迎牌樓,曾有地方小流氓加以干擾,後來蔡文忠到場維護,風波才平息。

  蔡阿添說,養氣園是父親根據勘輿學東松西竹,松要有山,有山必有擋等道理所築造,有假山、小橋、流水、亭台,並種有許多珍貴花木,環境非常幽雅。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溪底村代表雲林縣參加全國社區發展競賽,由於蔡文忠提供他畢生苦心築造的養氣園供社區居民作休閒使用,而使溪底社區榮獲「特優獎」,當時的四湖鄉長蔡梯及溪底村長吳世陽,對這件事仍津津樂道。

  事經三十多年,因兒子分家,產權析分,養氣園部分已荒廢了。

  林榮,字友笛,號「旋馬庭主人」,1892年(明治26年,民前十九年)五月十七日在故鄉嘉義縣朴子鎮誕生,四十六歲時因不願同流合污,應四湖庄長莊明之邀而轉任四湖庄役場庶務系主任,至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九十二歲逝世,適後半生四十六年歲月都在四湖鄉度過,留下許多文稿和詩篇。由於他在漢學、漢詩的成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將他列為日治時期雲林縣古典詩家之一,正深入研究他詩集每一時期詩風。linud

  雲科大教授鄭定國,特為林榮出版一本「四湖旋馬庭主人林友笛漢詩析論」,可見他在古典詩壇受到的重視。

  北港朝天宮早年舉辦電動花燈展覽,面對百萬遊客,展覽場大門對聯,朝天宮董事長王吟貴都透過筆者向林友笛先生邀約。王吟貴認為,只有林友笛的對聯,才能配得上這項轟動全省的花燈盛會;四湖參天宮經多次重修擴建,很多對聯也出自林友笛之作。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因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政策,計畫焚毀神像,美其名為「昇天祭」,參天宮「進香大尊」落難,後因顯靈而逃過此刼,神像返宮日,林友笛賦詩以誌之。參天宮志於每次再版時,都會更換部分內容,但林友笛詩稿一直被留存。

  林友笛於62歲(1954年)所寫的自傳,指出八歲入樸仔腳公學校,十四歲公學校畢業,十五歲高等科畢業,因祖父和父親經營藥種商,原計畫進台北醫學校學醫,但因當時家產未分,嬸母不許而未遂。

  當年十一月父親過世,即開始外出工作,先後在朴子擔任通譯,在蒜頭製糖工場任工員,在嘉義廳任衛生試驗囑託,在鹿草任原料採收補員。後又回朴子任煙草商帳房。27歲至42歲先後在南勢竹區役場、布袋庄役場擔任公務員;44歲至45歲轉任布袋自動車株式會社會計,因上司常欲流用公款,乃生轉職之念。

  46歲時受同為朴子人的四湖庄長莊明之邀,前來四湖庄役場擔任庶務系主任。

  林友笛的深厚漢文基礎來自其父林蹺。林蹺雖然在林友笛十五歲時就過世,但是林友笛六歲時,父親就開始教他漢文,一直到林友笛十五歲,已學了九年漢文。林榮在自傳裡敘述「養育成童,我父即教我以漢文。」

  林榮的兒子林清鏞說,父親曾稱,在公學校就學期間,夜晚祖父(林蹺)仍繼續教他讀漢文,而打好漢文根基。

  至於林友笛究竟何時開始學詩,他的自傳述及:1920年(28歲)布袋有「岱江吟社」,常見騷人行吟其間,已有感觸吟哦之趣,暗自思曰:余若能詩,不求馳名寰球,但得遊山玩水,到處留題,足矣。公餘即專心研讀詩學,時參該社,與諸吟友互相唱和,竟成吟哦之癖。於是每於公餘之夜邀友及當地詩友楊笑儂、粘漱雲、周鴻濤、蔡如生、王柳園等於宿舍,或豪吟,或品茗,盡一時之樂趣。

  林榮23歲時(大正4年,1915年)獲一支古笛,這支古笛當年已有八十多齡,如今又過90年,應有170多年歷史。笛深褐色,帶有寶光,林榮愛笛如癡,用以取字,用以撫慰生活在亂世的飄泊心靈。

  林榮又自號「旋馬庭主人」,乃因昭和六年(39歲)時,隨朴雅詩社社長楊爾材學種菊之術,而在自己所住的布袋庄役場宿舍庭院種植菊花七十餘盆,這時才感到庭院不大,僅容旋馬,而自號「旋馬庭主人」。

  林榮自號「旋馬庭主人」,無巧不成書,果發生與馬有關的故事:當年他所種的菊,花正盛開,擬邀當地內、台士紳、知己吟友來參觀菊會,並品茗、賦詩,以留風雅韻事,忽被隔壁同僚由外地牽來的一駑馬嚼去大半,林榮悲憤交集,特賦詩九首。茲摘錄其中三首:

其一
穠豔芳姿獨出群,籬邊簇簇類聞言,
惱他駑馬無情甚,飽吃黃花十八盆。

其二
紅稀綠暗景堪傷,蜂蝶聞知總斷腸,
枉我經年勤護惜,未曾人賞馬先嚐。

其三
離邊此夕碎黃金,愁煞當空月夜沈,
獨秀麒麟悲失律,忍教蝴蝶哭知音;
餘香渺渺牆頭繞,殘葉瀟瀟砌下侵,
惆悵花魂招不返,低迴無語淚沾襟。

  第三首「忍教蝴蝶哭知音」,林榮將自己擬化為蝴蝶,為了報答知音已香消玉殞,不禁淚沾襟。

  他的種菊老師楊爾材,將此事發刊於台北日日新聞特別欄,至今布袋庄仍有馬食菊花主人萬分不捨韻事。

  林榮對於古笛同樣十分認真,四十歲時在一次出差嘉義遺失古笛,他著急又傷神,後來有人拾獲送還,他特地寫了「失笛復得記」,文中說:(友人)或告余曰:一笛區區,何足鬱抑?余嘆曰:夫樂之器,果非樂樂之人,焉能知其器之貴哉;余此笛,曾經老樂人賞識,乃係八十餘年之古器,且余自得此笛之後,於茲十有七年矣。不特韵清高,而尤適口勢,公餘之日,藉此排悶,旅中如添一伴,豈黃金之所能易耶。

  林榮的詩,第一次出現「四湖」是1939年4月1日在詩報發表的「將之四湖留別朴雅諸吟友」:

離愁萬斛塞胸間,欲寫偏教下筆難,
會計關心經一載,故鄉分手為三餐;
千杯濁酒情高厚,十里飛沙路渺漫,
醉月樓中勞惜別,四湖湖上望吟壇。

  當時他即將離開故鄉的吟友,如非為了三餐,他有萬分不捨。

  四十六歲離開朴子故里之後,就在四湖定居下來,從此不再奔波,他在雲林也結交幾位好友,如北港汾津吟社的洪大川、龔顯昇,斗六吟壇的吳景箕、張立卿等。

  晚年因較有閒適心情,而帶來幽默和野趣,如61歲時作「夏日雜詠次楊嘯天韻」:

四湖湖上雨初晴,遠近頻聞打稻聲,
佐飯時收肉包子,驅蜂日傍菜瓜棚;
清吟惹我迎茶客,狂醉看人鬥酒兵,
六十書懷過半載,問君有約可曾行。

  來到四湖,他也關心瓜農的生計問題。一位瓜農向他說:我有一甲六分餘苦瓜未賣。林榮稱,苦瓜時價每斤三元左右,汝今富矣。瓜農說,若真苦瓜固當可喜事,實西瓜。日前約賣一瓜販,每台斤九角六文,定金200元,因價暴跌願將定金取消,現每斤五角半,尚無買手,豈不苦嘆,故曰苦瓜。

  林榮深表同情,賦詩如下:

曾記流行種苦瓜,苦瓜利不及西瓜,
西瓜逢雨愁難賣,畢竟西瓜變苦瓜。

  吳豆先生,四湖鄉湖西村人,是一位漢文老師和漢藥先生,鄉人都稱他為「老豆先」。他的一生志業,是傳授漢文,讓鄉民都能識字,便於營生,並且不忘祖國文化;至台灣光復後,中文成為學校正規教育的主要課程,他才專心從事濟世救人的藥房生涯。wudo

  吳豆生於1899年(民前12年)10月18日,1973年(民國62年) 5月7日逝世,享年74歲。他十歲開始隨漢文老師讀幼學瓊林,至22歲才結束他的學生歷程。12年的漢學素養,使他對於四書五經及歷代聖賢典籍、詩詞涉獵甚深;寫得一手好文章,並能吟詩作賦。

  日據時代四湖地區鄉民受教育的人很少,文盲比比皆是,居民生活也很困苦,他認為只有受教育,才能使人們視野廣大,成就大事業,也是窮人翻身的機會,乃於1923年(24歲時)先在自宅設立私塾,教五、六位學生讀漢文,由於教學認真,甚受好評。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原奉祀在湖西村吳石家裏的「王爺館」,因屢有靈驗,信徒日眾,地方人士倡議正式建廟,而由吳石捐地,眾人集資在四湖鄉公所北面正式興建廟宇。新建廟宇於1924年(大正13年,民國十三年)啟用。廟宇負責人吳石,是吳豆的堂叔,而由吳石邀吳豆在參天宮設立學堂,由吳豆獨自擔任教師。這座廟宇是當今規模壯麗的參天宮前身。當時是四湖地區民眾信仰中心,居民經常前往參拜,也樂意將孩子送往讀書,因此學生人數經常約有二十人。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將磚木造參天宮摧毀,並搜集全鄉神像包括參天宮「進香大尊」在內的九百多尊神像,在四湖國小操場舉行「昇天祭」焚毀,「進香大尊」因顯靈才逃過此刼。吳豆被迫結束學堂工作。

  吳豆十九年的參天宮學堂教書工作,桃李滿天下,地方知名人士吳萬成(萬成興碾米廠)、吳文質、吳土意、黃卻(超遠)、吳家和(一貫道點傳師)、吳仙桃、吳丁柳等人即為他的門生。
吳豆結束學堂工作之後,專心經營源順堂藥房,除救人無數,夜間仍經常有三、五學生在櫃台邊受教於他的漢文。

  吳豆很重視兒孫教育,目前他的孫兒已有五位榮獲博士學位(豐森、豐祥、豐茂、豐帥、映璧)、七位碩士(豐年、豐凱、豐沛、秀莉、惠貞、幼萍、若琳),四位擔任教授(豐年、豐森、豐祥、豐帥)、一位醫師(豐偉)、一位建築師(豐霖),堪稱一門俊傑。生前並膺選雲林縣第一屆孝悌家庭代表,接受雲林縣長廖禎祥表揚。

  周泉,原籍嘉義縣六腳鄉崩山村,生於1886年(民前25年)9月17日,卒於1978年(民國67年)9月16日,享年92歲。周泉是大陸白蓮寺武僧來台傳授武術的第一代傳人,在各村落創立許多武館,門徒眾多,鄉人都尊稱他為「泉師」。chushu

  「泉師」於16歲時,在故鄉遇到一位白蓮寺來台武僧,因他勤奮好學,約經十年,即學得宋江陣所有獨門功夫。28歲時離開故鄉,前來四湖鄉湖西村保長湖設立「太祖武德堂」傳授宋江武術,因而結識二夫人吳氏。吳家為保長湖大戶,經議定以入贅方式結合,因周泉在崩山已有元配,故入贅吳家後,即兼顧兩個家庭。與元配育有五子,均姓周;與吳氏育有四子,均姓吳。

  「泉師」於1915年(大正4年,民國4年)來到保長湖,即為保長湖太祖武德堂宋江陣創始年代,因此保長湖宋江陣歷史最悠久,並由於他的弟子和兒孫的傳承,使這支最古老的宋江陣,歷經91年而不衰。

  「泉師」之子吳來發(阿立)說,父親來到四湖之後,農耕和武術志業兩者並沒有偏廢,白天他從事農耕,晚間才在村中或到其他村落去教授宋江陣。由於他對家業的認真,因此入贅吳家時,田產二甲多,至晚年已增加到二十多甲。

  「泉師」為人豪爽,當時各村落地方人士多希望青年人學習一些武術,藉以保護鄉里,並鍛練身體,他有求必應,在數十年歲月,利用晚間休閒時間,先後在六腳鄉崩山、四湖鄉保長湖、中鹿場、下鹿場、東庄寮、台西鄉頂客厝、溪頂、鹽埔、蕭厝、海口厝、山寮、十張犁、萬厝、東勢鄉程海厝、新吉庄、昌南、水林鄉海豐庄、牛挑灣、元長鄉東庄、湖仔內等二十村落,設立「太祖武德堂」。1978年(民國67年)「泉師」逝世,這二十館弟子,均出動「宋江陣」,為這位老師父執紼送喪,場面十分壯觀。

  「泉師」沒有刻意要求兒孫跟他學武,因此九個兒子,只有四子周文德、五子吳論、八子周尾吉、九子吳來發傳習武術衣缽,其餘兒子僅具文人身分,孫兒吳進丁(曾任縣議員)則精研穴道醫術。「泉師」的得意傳人,除兒子吳來發之外,則有四湖吳連浮(吳萬老師之祖父)、吳常福、台西林歐、林食、丁分等人。目前保長湖太祖武德堂的掌門人為吳來發和吳常福。

  順武堂武術館於清朝中葉在福建成立,清末流傳到台灣,盧榮為來台第一代傳人,吳居是第二代傳人,蘇磨是第三代傳人。於十歲時就跟隨吳居師習武,從小將武術根基打好,而成為一位武術名家。sumo

  中國武術門派,長江以北各門派稱「北拳」,長江以南各門派稱「南拳」。蘇磨精研太祖羅漢拳,屬南拳。早年各武館出陣時,常因拚陣而發生衝突,但如有蘇磨在場,場面往往就會風平浪靜,大家認為蘇磨是一員「福將」,後來大家都稱他為「南拳福師」。

  蘇磨,四湖鄉廣溝村人,生於1912年(大正元年,民國元年)四月五日,卒於1990年(民國79年)12月6日,享年79歲。

  1921年(大正10年,民國十年)廣溝村地方人士吳跳,聘請順武堂第二代傳人「吳居師」,前來該村傳授武術,村中許多青少年都參加習武,但是蘇磨之父蘇為,不准蘇磨參加,只准蘇磨的哥哥蘇天送(蘇青山之父)參加,原因是蘇磨性頑皮,認為如讓他學武後可能更好打架。

  當時只有十歲的蘇磨,在「吳居師」指導徒弟練武時,都在旁偷偷觀看,然後到僻處演練,事為吳居師發現。經吳居師測試,兩兄弟的學習成效,偷偷看的蘇磨,竟比正式參加的蘇天送還好,地方人士黃訟(黃寬之父)和吳居師,都為蘇磨向其父蘇為說情,蘇為才同意蘇磨習武。

  蘇磨正式拜師之後,進步更為神速,至十五、六歲時,吳居認為蘇磨即為他的衣缽傳人,於是徵得蘇父的同意,將蘇磨天天帶在身邊,擔任師父的助手,替師父提皮包,因而盡得真傳。

  蘇磨學成出師後,仍天天勤練不懈。蘇磨的四子蘇金淼說,他們八兄弟均能習武,實得自父親的勤奮;每天早晨約五時,父親就叫醒所有兒子起來,孩子在自家庭院演練,由大的教小的,父親則自己到郊外操練,說郊外的空氣比較清新。直到日出時分,父親從野外回來,才親自指導每個孩子一番。至上午約七時,才讓孩子吃早餐上學校。

  蘇金淼說,大哥蘇金煌十五、六歲時,父親就指定金煌作為「師祖」吳居的「跟班」,隨侍左右,因此大哥學得師祖的精華最完整。在兄弟間的相互提攜方面,因金煌要侍候「師祖」,兄弟的武術指導,除了父親親自調教之外,大部分都由二哥金志負責,後來金志等兄弟北上工作或讀書,較小的三妹、七弟、八弟遂由他接續指導。

  蘇家八兄弟金煌、金志、能振、金淼、能瑩、金傑、金邦、金禎及三妹碧伶,都是武術高手,這在許多武術家庭畢竟難得一見。

  蘇磨除培養八子一女均成武術高手之外,在四湖鄉先後教授有廣溝厝、三條崙、三房仔、鹽水堀、溪仔崙、林厝寮、萡子寮等堂館;台西鄉教有泉州、三姓、溪頂,口湖鄉有口湖、崙中、崙北等金獅武陣,外縣市則有花蓮、潭墘、豐原、萬華、羅東、恒春等堂館,在日本東京也設有堂館,總計20館,真是桃李滿天下。

  蘇磨一生除了傳授武術之外,19歲時開始擔任保正,直到台灣光復後,還出任三屆村長,保正及村長連任達28年之久,也擔任四湖區漁會理事,及改制後的雲林區漁會監事。兒子蘇金煌連任二屆鄉長後,現任雲林縣議會議長,蘇金志也連任二屆鄉長現為四湖鄉民代表會主席。